复旦18驴,2010年12月12日18名复旦大学学生自行组织的所谓“探险”队迷路在黄山风景区,历经6小时于13日10时06分全部护送安全出山,黄山管委会一位24岁的民警张宁海在雨夜紧急搜救中不慎坠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被救后,没有道歉、没有哀悼,直接上车回到了学校。回学校后他们思考呃也不是什么反思,而是公开在人人讨论所谓的危机公关、推卸责任【讨论公关的杜彬并非18人之一】。有网友称复旦18驴是最冷血的大学生,最可笑的大学生。
复旦18驴概述
搜救到18名探险的大学生护送安全出山 复旦18驴,2010年12月12日夜,18名复旦学生自行组织的所谓“探险”队迷路在已经下了两天大雨的黄山风景区,历经6小时于13日凌晨2点37分在未开发开放区域搜救到18名探险的大学生,并于上午10时06分全部护送安全出山。黄山管委会一位24岁的民警张宁海在雨夜紧急搜救中不慎坠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连日来该事件不断“发酵”:复旦学生脱险后不谈哀悼殉职民警、先讨论如何搞好媒体公关,对民警牺牲冷漠无情、不承认错误推卸责任,网络上层出不穷爆出的“内情”,让复旦大学深陷“黄山门”,有获救学生发帖称愿意18个人一起捐款200万,只是目前这个数目不太实际,可作为长远目标。
复旦18驴事件经过
复旦18驴 1、2010年12月12日,18名复旦等校的大学生在安徽黄山风景区登山探险时迷路,在当地公安消防官兵的全力搜救下,18名大学生全部安全脱险,但黄山风景区公安局24岁的民警张宁海在护送学生们走出危险区时,不幸坠崖牺牲。
2、2010年12月14日1时,安徽媒体记者“淡淡esse香”在微博中对复旦学生的冷漠提出了谴责,“下午采访时,复旦学生冷漠的样子让我心寒。他们甚至连张宁海的追悼会都没参加,就匆匆回去了。”12月14日1时,张宁海的遗体被搜寻出来,抬下山的时候,18个复旦大学生,并不是像报纸写的那样痛哭流涕,他们很平静,他们说要回上海。一路跟到他们临行的车前,一个男学生过来说,不好意思,要上车了。接着,把车门重重地关上。这位记者说,那一刻有些东西比天气还冷。
3、“淡淡esse香”随后连续更新了数条微博,为张宁海的牺牲感到不值,揭露了复旦学生在获救现场的无情无义,微博转发达4800多次。这些获救的学子,回到学校后,已经不再是山上恐慌的迷路人,摇身又成了校园精英。18人获救名单中的杜彬是复旦登山协会成员,他在网上与同学的一段对话,昨日被网友截屏放猫扑上。刚刚获救回校的杜彬“心理状态还可以”,与同学在留言对话中透露出“校方让大家克制”,“石翔”提醒杜彬“要学学危机公关,经过这次,登协就是你的了”,“你要学着去建立秩序,去控制老人,去协调关系,去利用资源,这是这个协会可以给你的”,杜彬回应“嗯,还得靠你们,我经验太不足”,“先度(渡)过这次难关吧”。
复旦18驴事件升级
搜救到18名探险的大学生 1、面对牺牲民警,复旦获救学生抛出冷漠言论,网民指责学生冷血。获救学生愿捐款200万,“但抱歉的是目前这个数目还不太实际。”目前,牺牲民警张宁海已被追认烈士,其父亲表示,不怪复旦学生。
2、复旦学子用鲜花寄托对英雄的哀思。据登山协会的一位同学介绍,当事的同学目前心情都很沉重,也面临了很大的社会压力,他们表示希望能为殉职民警做些事情,面对如潮批评,一位获救学生回应称批评者为“道德帝”,他在复旦大学BBS上写道,“领队和队员做了哀悼,先遗体鞠躬、默哀,愿意为他的家人做任何的事情,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某些道德帝还觉得不够?整个事件中,最不负责任的表现是警察在找到队伍之后,要求立即下山,这是导致了张宁海警官坠崖最大的原因,而当时的情况完全不适合下撤,做这个决定的人才是最大的责任人。”
3、还有人发帖辩解说,学生们失去话语权,是因为老师的到来,对于学生的冷漠,当时的记者不能断章取义,也许是老师下了封口令。此外更有复旦学生在BBS上讨论“控制媒体”,探讨如何利用媒体来让事件往好的方面转化,称“通过这件事,看出复旦对新闻媒体的控制力有所下降,建议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多去几家报纸,而不是集中在一两家报社,阵地要多占领,会有很好的效果。”
复旦18驴冷血后果
1、不断爆出的种种薄情言论,很快让众多网友对一名无辜生命牺牲后的悲伤化成了对复旦、对复旦学生的“不原谅”。我们的警察因为救这些人而牺牲,他们没有任何的反省,而是只会推卸责任,甚至倒过来指责营救者。这些人是在国内最好的大学里,这些人是社会未来的栋梁,或者说至少他们会占着社会的主导位置,但这样的人真的能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吗?
2、警察执行搜救任务是履行职责,牺牲也是在所难免,但是这些高校学子事后表现出的冷漠无情、恬不知耻却是天理不容!但随即就有学生回击指责批评者“伪善”,正常人在受到此等恐惧之后有理由无法进行正常思考,没有及时道谢都是可以被原谅的,却被网上那群虚伪的人追打,用心险恶令人发指。对于警察殉职请去找公安局去找政府,他们有义务给他家人补偿,而不是来找学生。”
3、面对外界对复旦的各种质疑,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回应称,小编说句话,当事个别同学的言论哪怕是一时无心,也确实是不负责任和不妥当的,我会严肃地告诉我今后所有的学生,内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是你在复旦拥有尊严和骄傲的前提。但请相信这不代表多数当事同学,也绝不代表大多数复旦人的态度和心情。
4、事实上除了众多引发网友愤怒声讨的“冷血”言论之外,复旦大学校内BBS上也不乏一些“理性”的声音。一位获救学生就发帖称,现在不该只是互相谴责,应该理性地解决问题,捐款是第一步要去做的,并要确保捐款要交到张宁海父母的手中。之前有朋友建议说捐200万元,我们18个人分,我觉得这个建议其实很好,但抱歉的是,目前这个数目还不太实际,但可以作为未来的长远目标。
5、这位成员还表示希望尽可能利用社会资源来保证牺牲民警家人的生活,呼吁建立一些相应的“高危公职保障制度”、“专业搜救培训”等,确保用最专业的人去做最专业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悲剧的发生。这一声音得到了很多复旦校友的赞同:建议以复旦大学的名义为张宁海家属设立一个基金,以学校出资和校友捐款为主,如资金充足还可作为今后黄山救援人员的伤亡补助基金。